主持人 说: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张燕生8月26日下午15时将做客中国新闻网,就“中国经济责任论”话题背后释放出的信息,以及近期“中国GDP超日”话题进行解读。同时,张所长也将与广大网友在线交流近期一些热门经济话题并答问。欢迎广大网友参与访谈,踊跃提问。 (2010-8-25 14:00)
主持人 说:各位好,欢迎收看中新网视频访谈,我是李晶。 首先来介绍一下今天来到演播室的嘉宾。他是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张燕生张教授,首先来欢迎一下,张教授你好。 (2010-8-26 15:02)
张燕生 说:李晶你好,各位网友大家好。 (2010-8-26 15:02)
主持人 说: 请张所长来是因为最近一个热点事件,那就是中国GDP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实从新闻的角度来看,这个话题已经不够新鲜了,但是在超越的背后有很多的细节问题需要思考和解读。 我们先来回忆一下,8月16日,日本内阁府公布数据显示,二季度日本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为12880亿美元,而中国之前已经公布今年上半年的经济数据,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为13390亿美元,这组数据意味着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您怎么解读这个数据? (2010-8-26 15:03)
张燕生 说:我解读这组数据,首先我还是认为,它对中国来讲,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 (2010-8-26 15:04)
主持人 说:还是一个进步。 (2010-8-26 15:05)
张燕生 说:一个历史性的,为什么这样说呢?那就是看我们中国的经济史,比如说OECD,OECD的一个非常好的学者麦蒂森,他做过很好的研究,也就是我们看到中国曾经在1820年的时候,我们的GDP占世界GDP的33%,是世界第一。 但是我们会发现,中国曾经是世界第一,但是我们不能忽略一个问题,就是当我们国力是世界第一的时候,是封建王权鼎盛的时候,实际上从国家整个发展来讲,那个时候实际上已经潜伏着很大的危机,那么它的危机后面,我们知道1840年两次鸦片战争,和后面一系列的战争,包括甲午海战,八国联军,我们发现从1820年以后,或者1840年以后,中国实际上远远地落后于世界。 (2010-8-26 15:07)
张燕生 说: 那么落后的程度是什么呢?我们发现1950年新中国建立的时候,我们的人均GDP只相当于1890年,也就是说我们会发现新中国建立前六十年,中国的人均GDP没有任何进步,而在这个时期,我们知道从世界角度来讲它是经历了很大的变革。从1870年一直到1913年,这是第一次经济全球化时期,从1950年到1973年,这是第二次经济全球化时期。 我们发现实际上我们在过去的一百多年,我们确确实实错失了两次经济全球化发展时期,这样的话我们发现从我们改革开放以来这三十年,应当讲我们的GDP的规模,我们现在是世界第二,超过了日本,那么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仍然是认为,它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历史性进步实际上对中国来讲,也就是说我们确确实实,我们把握住了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经济全球化,也就是说我们用改革开放,来把握住现代经济全球化的一个奇迹,从国家来讲,也就是说这一轮的经济全球化是中华民族和平崛起的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我们把握住这个机会,我们的经济取得历史性进步。 但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讲,我们还不能太乐观,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我们虽然从GDP,也就是经济总规模我们超过了日本,但是如果说从人均GDP来讲,我们还仅仅只有日本的1/10。 (2010-8-26 15:10)
主持人 说:您说的这个很有代表性,因为之前有超越的事件出来之后,有很多人还是很高兴的,因为中国一直在经济方面不断地做着努力,目前取得世界第二的排名,可以说是对我们努力的反馈。 (2010-8-26 15:10)
主持人 说:理性的声音也在提醒大众不要得意忘形,因为决定国家实力的是人均GDP,而这一数据中国仅是日本的1/10,占了全球第105位。所以我想问您第二个问题,就是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经济总量排名世界第二的事实?究竟是不是真的达到这个水平? (2010-8-26 15:11)
张燕生 说: 从我们排名第二位,首先来讲这是一个事实,确确实实我们现在的GDP超过了日本,是世界第二,但是我们就讲,另外一个事实就是我们是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也就是说我们国家领导人从来都在讲,如果讲总量我们在世界各项指标都是名列前茅,但是如果讲人均,实际上我们各项指标在世界上都会排名比较靠后。 因此我们就讲经济增长一个过程,它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它是人均GDP的增长,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经济的总规模现在超过了日本,我们现在面临的第二个坎儿是什么呢?也就是什么时候我们人均GDP能够超过日本,那么这个坎儿,应当讲还是要经过非常非常艰苦卓绝的这种努力和奋斗,我们才能够迅速地缩小我们同日本,我们同美国,我们同目前世界发达国家的人均GDP的差距,我们知道这个十倍的差距是很大的,它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努力。 (2010-8-26 15:13)
主持人 说:这个差距存在于哪里? (2010-8-26 15:14)
张燕生 说: 这个差距实际上是表现在什么地方呢?也就是说,你什么时候能够保证你13亿人口每个人平均,我们所说什么叫GDP,GDP实际上是你新创造的价值,你新创造的价值,人均的GDP的创造如果能达到现在像日本、美国和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那么对你来讲,实际上是一个,我们讲从一个发展中、转型中的状态,真正进入一个现代化和发达经济的这个行列。 那么这个实际上,我觉得是第二个坎儿,就是我们GDP的总规模我们已经超过了日本,也就是说我们人均GDP,什么时候能够接近赶上和超越呢?这是我们第二个比较大的坎儿。 第三个比较大的坎儿,实际上来讲,即使你人均GDP赶上和超越,但是实际上来讲呢,我们会发现你的人均GDP超越,实际上你仍然是个经济增长的概念,我们知道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在哪儿?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不仅仅是人均GDP的追赶,也就是我们能够接近和超越日本,而且它的经济发展的概念呢,它还包括你的经济能够发展,经济能够迅速地增长,而且包括你的社会,包括你整个的创新能力,和吸引全球人才的能力,这样的话我们会发现这第三个大坎儿,即使你的人均GDP能够赶上和超越,你的综合国力呢?你的社会发展呢?人和自然,人和社会,和人和环境,这个方面的和谐,会涉及到整个社会的发展,这个时候能不能获得比较大的发展,我认为这是第三个比较大的坎儿。 (2010-8-26 15:15)
张燕生 说: 所以从日本来讲,日本的人均GDP在1995年的时候曾经是美国的1.5倍,也就是说日本在1995年他的人均GDP超过了美国,但是我们发现由于他的综合国力,由于他的创新力没有达到那种水准,由于他过去停滞了十年到十五年,因此现在日本的GDP大致是美国的78%,也就是说人均GDP背后还要有创新的能力,还有你的综合国力。 因此我们会发现我们的GDP超过日本,但是我们发现后面还需要我们一个一个努力攀登、跨越的一个一个坎儿。 (2010-8-26 15:16)
主持人 说:所以目前中国还是处于发展中国家的状态,不是说我们排名第二就成了发达国家了。 (2010-8-26 15:16)
张燕生 说:这是肯定的,原因非常简单,你是不是发达国家,刚才我讲到了,你后面两个坎儿,也就是说中国现在仍然是非常典型的发展中国家。 (2010-8-26 15:17)
主持人 说:刚才我们说了世界排名第二的GDP和世界人均GDP排名第105位差别很大,现在我们中国经济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2010-8-26 15:17)
张燕生 说: 就像我们现在的孩子长得很快,我们现在有很多朋友的孩子,可以在15岁长到1.9米,对不对,也就是说你从他的身高、块头来看,他都是典型的大人了,但是我们说是不是这个孩子还有什么问题呢?你会发现他还有很多成长的烦恼。 我们现在世界GDP的规模超过了日本,我们还有什么成长的烦恼呢?第一个,我们确确实实到目前为止,我们叫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对吧。 (2010-8-26 15:20)
主持人 说:还在初步阶段。 (2010-8-26 15:20)
张燕生 说: 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我们会发现从制度来讲,从初步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框架,而这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能够有更规范的法制,更高的透明度,更好的政府和社会的作用,以及市场和政府作用之间,能够变得更加和谐,我觉得这是我们目前来讲,会发现我们和发达国家,体制上的差距,目前我个人觉得这是一个比较明显的成长烦恼的,应该排在首位。 排在第二位的我们现在的问题是,确确实实我们进步很快,但是我们会发现我们过去几十年,我们的进步主要是低成本的竞争优势,我们低成本的竞争优势主要靠的是劳动力成本低,劳动力成本低主要是由于过去接近于无限供给的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因此使我们整个劳动力成本和要素成本都很低。 我们现在看到一个是用工荒,一个是涨薪潮,实际上它提醒我们一个事实,也就是在未来的5年到10年,我们的劳动力,他的成本会有一个持续上升,以至于它会渡过一个我们经济学经常讲的刘易斯拐点。刘易斯他是一个从牙买加移民到美国的一个黑人经济学家,他曾经获得过诺贝尔学奖,他就讲当你的农村劳动力供给到城市,从无限供给到基本转移完毕,随着这个过程推移,当你的农村劳动力无限转移完毕之后,就意味着你的劳动力成本,就会出现一个长期持续上升的过程,你没有更多的剩余的人,这个时候你会发现,你要再用更多劳动力,成本就会上升。 (2010-8-26 15:22)
张燕生 说: 我们现在可以转移出去的剩余劳动力有多少呢?各种学者看法是不一样的,大致上是五千万到一亿人,我们转移出去需要多长时间?也就是五年到十年左右,五年到十年过去之后,我们剩余劳动力基本转移完毕,这个时候劳动力会出现一个长期持续上升的过程。 那么我们会发现除了劳动力成本会持续上升,我们的土地成本也会迅速上升,我们的煤电成本也会持续上升,我们人民币目前也是升值的趋势。 这种情况下我们会发现,下一步成本上升对我们发展是巨大的压力,成本上升会导致我们低成本的竞争优势将告一段落,那么我们现在就会问自己一个问题,低成本竞争优势告一段落之后,我们新的竞争优势是什么?对吧,也就是说这里头你会发现中国经济实际上会遇到很大的坎儿,你能不能在低成本,支撑我们前三十年经济快速发展的优势告一段落的时候,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可能会包括几个,第一,是不是可以从模仿,逐步逐步能过渡到自主创新,从模仿过渡到自主创新,对中国经济就是一个巨大的坎儿,原因很简单,我们研究所做了一些统计分析,我们发现,我们现在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只有7%的企业有研发支出,也就是说绝大部分的企业目前做不起研发,那么做不起研发我们知道,这个技术创新,没有投入,研发投入如果没有的话,就很难有研发的产出,没有研发的产出,很难在技术方面得到长足的进步。 怎么能够从前三十年的模仿,到未来的自主创新,这个对我们来讲是一个很大的坎儿。 (2010-8-26 15:24)
张燕生 说: 第二个坎儿是什么呢?也就是说我们前三十年,由于我们劳动力很便宜,因此我们形成劳动力密集型的服务业,都是大量地使用劳动力,便宜。当劳动力不便宜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我们面临使用劳动力的压力,就是集约使用劳动力的新的生产结构。也就是意味着,我们过去使用很便宜的劳动力,今后将使用更贵的劳动力,既然劳动力会变得更贵,那么他就应该有更好的质量、素质、教育、培训,包括健康,整个保障体系。 这个时候,也就是说你劳动力的投入,由过去很便宜,到现在很贵了,那么你的产品结构,要由过去便宜,转变成生产更好的产品,这个对我们企业来讲,无论是它的市场创新,还是它的管理创新,组织体系创新,都是巨大的压力。 (2010-8-26 15:25)
主持人 说:可以说中国的成长烦恼还是不少的,需要经过不断的努力,需要时间来把烦恼解决掉。 (2010-8-26 15:25)
张燕生 说:对。 (2010-8-26 15:26)
主持人 说:外媒对中国报道的问题已经存在了很多年,目前有这样三种理论比较流行,一是独秀论,认为在目前的经济大波动下,中国是最大的受益者,这显然是不合理的;二是威胁论,认为中国的发展对小国乃至整个世界都是有威胁的;第三种是崩溃论,认为中国会像上世纪90年代的日本一样,随着经济泡沫的瓦解,经济将产生大的动荡和倒退。您如何看外国媒体对中国这样的报道? (2010-8-26 15:26)
张燕生 说:我个人觉得呢,刚才我们讲到我们现在面临着成长的烦恼,那么成长的烦恼中间,确确实实刚才我们讲的,这三种无论是中国独秀论也好,中国威胁论也好,中国崩溃论也好,一直伴随着中国的成长,从来没有停顿过。 这里面我个人觉得,还是要保持一颗平常心,为什么呢?原因非常简单,中国是一个有几千年文明史的国家,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也就是中国人解决各种问题,都是用时间来证明,对吗?不是仅仅用语言证明,而是用各种各样的,实际上就是用时间证明,时间会告诉一切。 中国独秀论,说中国是危机最大的受益者,这不是事实,实际上他把中国独秀,把中国最大危机的受益者,好像我们从危机中间得到很大收益,这个不是事实。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这场危机把世界分成两部分,一个部分是危机的重灾区,欧洲和美国,到现在还没有从重灾区中解救出来。还有一部分叫危机的波及区,它不是重灾区,我们说危机的波及区有哪些呢?一些新兴经济体,也包括到澳大利亚、加拿大,他们是属于被波及的,这些国家跟欧美国家的经济政策是不一样的。 (2010-8-26 15:30)
张燕生 说:中国在这场危机中间,应当讲,我个人认为,中国是处于危机、波及区中间,经济基本面最好的国家,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呢,也确确实实这场危机呢,我觉得从中国来讲受到很大影响,但是确实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是不错的。 但是中国有中国自己的问题,像我们现在提出来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方方面面,对于中国都是自己所面临着一些需要很长的时间,很大的努力才能够解决的问题。 也包括我们讲城乡的消费,怎么能够使中国经济下一步,也就是城乡消费和民间投资,能够成为拉动我们经济的主战场。从供给角度来讲,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成为我们发展的主要动力,也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战略性服务业下一步能否成为支撑,也就是说我们地区差异,包括居民老百姓的收入差距。这是我们自己所面临的问题,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你说中国独秀也好,我觉得都不是事实,只能讲在金融全球化和金融泡沫过程中,中国没有卷进去,不等于我们今后不会卷进去,因为我们的金融更加市场化,跟世界更加一体化,在这个过程中间,我们能不能躲过下一场金融危机,我心中是没有底的,而这一次我们经济基本面实际上比较健康的。 中国会不会出现崩溃呢?说中国有可能房地产泡沫要破灭,一旦破灭下一步比日本当年所面临的情况还糟糕,因为日本为此付出了15年的代价,到今天日经指数都没有恢复到15年前高点的四分之一,如果我们A股缩水,对老百姓的财富都是非常大的影响。 从这个角度讲,认为中国经济要崩溃,我觉得这也不是事实,中国是目前经济波及区中经济面最好的。 这个威胁论,前段时间我到周边做一些调研,确确实实周边很多小国也说,中国这么大,发展这么快,会不会形成今后对我们的威胁呢?这个里头,世界确实有一些担心,担心的地方是中国一旦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的时候,你能不能担负起国际的责任,你怎么对待弱国和地区?你在国际竞争的时候,是否更多遵循国际规则呢?我个人觉得这个事情,因为我们中国提出来叫和平发展,和平发展和和谐世界,也就是说我们会处理好中国发展和世界之间的关系,这个是要今后用时间和行动来证明。 (2010-8-26 15:33)
主持人 说:最近又有更新的版本了,近期西方部分政要及学者,频繁的抛出一些观点。“人民币汇率低估论”、“储蓄国责任论”等,要求中国承担“大国责任”。有分析认为,与此前“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明目张胆”的攻击相比,“中国责任论”更具隐蔽性,可能增长的负面影响更大。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2010-8-26 15:34)
张燕生 说:首先来讲,我刚才讲人民币汇率要大幅度升值,这里面包含了什么?我们知道这场危机的背后是全球经济失衡,全球经济失衡就有一种说法,就是中国和美国呢,在这场危机中间的全球经济失衡,各自要承担一半,也就是要求中国要承担责任。 另外一方面,我们说危机的重灾区,包括欧美、日本,目前都面临的问题是什么?经济走出危机的困境是什么?面临的问题第一,私人消费不好,私人投资不好,主权的开支,由于现在主权危机,也就是说私人消费不好,公共开支面临主权债务危机,更多的复苏靠什么?就靠出口。奥巴马就提出来,未来五年美国的出口要翻番,为美国新创造两百万个就业岗位,也就是说出口对美国、日本,都是目前经济复苏的主要经济动力。 我们说这就意味着,美日欧要在不断缩水的蛋糕中间切出更大的蛋糕,是吧。那么谁要让出这块蛋糕呢?实际上要求人民币升值也好,要求中国承担责任也好,实际上是美国人生病了,中国人要吃药,也就是美国人生病了,中国人要买单。人民币大幅度升值,我们说升值7.5%,人民币升值的结果是出口会大幅度下降,进口大幅度上升,进口大幅度上升,就会拉动美日欧经济的复苏。这里面我个人的疑虑就在于中国怎么办呢?这是其中一个方面的原因。 (2010-8-26 15:36)
张燕生 说:另外一个原因,这个责任论中间希望中国更多地承担世界的责任,比如说联合国会费是不是要担当一些,或者维和部队的费用能不能担当一些?或者国际上的发展援助是不是多担当一些?中国能不能承担更大的责任。 第三个方面,中国责任论中间,也是希望中国能够更多地承担一些国际上的,也就是说相当于领跑的角色,实际上这些责任论无非说下来是希望中国,在成为GDP超过日本的时候呢,能够做一个世界大国,来承担更多的国际上的责任和义务。 这个我觉得中国我们成长的烦恼,我虽然长到1.9米,但我只有15岁,那么15岁中间,有很多地方还没有长熟,是幼稚阶段,你让幼稚阶段承担更多的责任会影响他一生的成长。 一个方面中国要更多地处理好世界的关系,另一方面来讲,不能超过自己成长的阶段,来承担一些过多的一些责任和义务,最后他影响到你整个的发展。 (2010-8-26 15:38)
主持人 说:现在有文章指出,也有观点认为,中国责任论是对中国变相的捧杀,而且刚才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的话题,也有专家认为是对中国的捧杀,您怎么看? (2010-8-26 15:39)
张燕生 说:我觉得要从两面看,一面就是希望,你知道我们中华民族是比较低调的,希望大家能够在上一个大坎儿,刚才我说历史性的进步,当我们GDP超过日本的时候,希望全国的老百姓,也包括全国的各个方面的人吧,都能够保持清晰的头脑,对吧。 实际上是不是捧杀,这都不重要,我觉得最重要的,因为你知道这个捧杀别人是恶意的,实际上它是个事实,就好像跑步一样,原来一个国家跑到最前面,你原来第三位,现在跑到第二位了,你说是捧杀我,你确实是跑到第二位了。 再一个我们要保持清晰的头脑在什么地方呢?虽然我是第二位,但是我是发展中国家,虽然日本被我超越,但是日本是典型的发达国家,发展是体现在方方面面。即使我的GDP超过了日本,我的人均GDP还差得很远,即使我的人均GDP超过了日本,我的创新力,我的人才教育,老百姓的福利,我的制度透明和法制,我还需要更长的时间。 这样的话,我们确确实实还是有很长的路要走。 (2010-8-26 15:41)
主持人 说:中国责任论是近期西方国家不断大肆渲染的论点,提到西方国家不得不提到美国,美国在这上面能得到什么好处? (2010-8-26 15:41)
张燕生 说:美国不是得到什么好处,因为美国跟中国不同,美国它是一个超级大国,因此对美国来讲,什么东西是最好的?是始终要保持他的领跑的地位,对不对,所以这样一来,他核心的问题还是要保持他在世界上绝对领先的地位,是吧。 美国原来的总统情报委员会的约瑟夫莱恩,现在在当教授,他说在军事上美国有绝对的霸权,但是在经济上没有,虽然说美国很强大,美国如果在国际事务中重大问题上,中国、欧洲、日本、印度、巴西,如果站到同一个立场上对美国说不,那么在经济方面的重大决策,美国是不能够不让步的,因此约瑟夫莱恩就讲,中国如何保持一个软实力,这个东西无非就是捍卫美国在军事、经济各个方面的霸权地位。 (2010-8-26 15:49)
主持人 说:英国国家经济社会研究所7月底发表了一个报告,他说今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为11.6%,美国为3.1%,中国占优势,今后中国的年平均增长率为8%,美国3%,这说明中国需要9年时间就能赶超美国,您怎么看? (2010-8-26 15:49)
张燕生 说:首先世界有两种趋势,一种是我们会越来越开放,越来越依存,越来越趋同,所谓趋同指我们的发展类型会越来越接近,从这个角度来讲,世界大趋势是趋同的,趋同的假定是趋势是外推的,也就是明天他的前景,和今天昨天是一样的。 刚才我讲到了,也就是说我们会发现趋势并不会外推,有的趋势是会逆转的,刚才我讲到了日本,也就是说我们看日本,我们会发现在1985年的时候,可能日本的人均收入大致是美国的80%左右,1995年的时候,日本的人均GDP是美国的1.5倍,我们按照趋势外推,那么05年呢?日本应该更高,美国应该更低,但是后来发现,后来日本停滞了,美国却进入到了IT革命和新周期,迅速把美国和日本拉开了。 因此我们现在有各种舆论都在讲,什么时候中国超过美国,他都是假定中国保持一个很高的速度,而美国始终保持一个比较低的速度,因此中国始终有一天会超过美国。但是历史发展始终是波浪形的,我们有谷顶也有谷底,美国也有。所以像这种观点,从我来讲没有那么乐观,因为我们用自己真实的眼睛来看待中国的时候,会发现支撑我们前三十年增长优势已经告一段落,在新的竞争优势方面,如果我们遇到障碍,我们经济就会减速,所以你会发现我们和美国的差距,实际上不像人们想得那么乐观,认为在比较短的时间能够超越。 (2010-8-26 15:52)
主持人 说:所以我们不能简单把这个数据运用到每一年。 (2010-8-26 15:52)
张燕生 说:我们同美国的差距,第一是人才,美国之所以能够发展这么快,而且综合力这么强大,他有全球化人才很多,我们中国有13亿,真正变成一个综合国力强盛的国家,要吸引全世界最优秀的人才到中国来,叫人才的国际化,那我们做到这一点需要什么样的努力?我们发现我们的法制、体制,生活的品质,各个方面达到的条件,都不是五年、十年、二十年能够实现的。 (2010-8-26 15:54)
主持人 说:接下来我们再看一下《华尔街日报》的评论,对于仍然处于发展中的国家来说,这是一个从未享有过的地位,在带来胜利的喜悦同时,也会给中国带来压力,压力会比喜悦更大。您觉得这个压力来自哪里? (2010-8-26 15:54)
张燕生 说:刚才我们讲到了,当你的GDP总规模已经是世界第二了,也就是说按照美元计算,你的GDP要超过5万亿美金,这个时候你要每提高10个百分点,就比过去要更难,对吧。也就是说当你这个时候,你就会发现有什么情况呢?首先第一,我们的竞争对手,我们的成本在快速上升,我们竞争对手的成本仍然保持在很低,这个时候你会发现,我们竞争对手发展得越快,我们优势的部分实际上就被削弱。 那么要上升到更高的门槛,我们要有更多的技术创新,要有更多的内需拉动,这些东西都不是短期能实现的。也就是说我们的东西,我不是求它便宜,我是求它好,东西要好的话,你会发现你各个方面的投入。从这个角度来讲,下一步我们会发现我们所面临的各个方面的问题,实际上成长的烦恼,不但是依然存在,而且它的性质依然在变化,这种性质的变化,确确实实对我们来讲,是一个全新的阶段,也就是说下一步支撑我们的发展,以及在国际上的表现,整个这套东西,跟过去前三十年有很大不同。 前三十年我们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但是我们面临着成为世界第二的发展,实际上过去三十年取得的进步都要归零,我们开始从历史上新的起点,一个原点,一个新的阶段起步。 (2010-8-26 15:56)
主持人 说:现在我们排名第二的地位,难免被别人说成我们是一个大的国家,对于这样一个身份,会不会在对外贸易,节能减排方面遇到更大的限制和阻碍?我们应该怎样处理这个问题? (2010-8-26 15:56)
张燕生 说:首先来讲我们把这个词分得更清楚,我们现在是经济大国,但是我们不是发达国家,不是说你大你就是发达,你可能很大,但是你可能很穷,因此我们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我们是一个新兴大国,我们现在是中等收入这么一个发展阶段,对吧。 那么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首先一个是中等收入陷阱,很多国家发展到中等收入,向高收入迈进的时候,在这个地方会掉入陷阱里面,很长时间出不来,比如说阿根廷,在上世纪的时候已经是发达国家,但是他走入中等收入往高处走的时候,他掉到陷阱里,没有完成从中等收入到高收入的转变,因此对中国来讲,会面临着中等的收入的门槛能不能迈过去。从快速成长的孩子,到一个壮男,这是一个转变。 另外一个,你可能是一个经济大国,但是你可能是一个开放小国,虽然你很大,按照开放经济,你是一个开放的大国,它有一个特定的含义,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开放的大国,你对这个市场,对这个行业,你是价格的决定者,不是价格的追随者,你如果是价格的追随者,再大都是小国,如果你是价格的决定者,那么再小也是大国。 (2010-8-26 15:59)
张燕生 说:比如说手表,瑞士的钟表在世界有定价权,因此瑞士在世界就是开放大国。比如说像荷兰的郁金香的花卉,荷兰的郁金香的花卉,对全球的郁金香就有风向标的作用,因此它就是大国。也就是说其它的国家,即使中国,你的手表行业也是小国,因为你是价格的追随者。 你要想从一个开放的小国进入开放的大国,你对主要的产品的价格要有决定的力量。第二个,你不但有决定的力量,你不仅仅对价格有决定力量,而且你对价格决定的游戏规则也要有影响力,你不但对价格的决定,和价格游戏规则有影响力,而且,你对全球经济波动有这种调整的责任承担能力,那么这个时候,你才是一个真正的、世界的、开放的大国,这个我们实际上有一个同样遥远的路要走。 (2010-8-26 16:00)
主持人 说:现在全球经济是在一个回暖的阶段,近期又受到俄罗斯等国限制粮食出口的影响,大宗产品价格预期上涨,这种会不会传导到中国的股市和楼市?这个大家很关心。 (2010-8-26 16:01)
张燕生 说:我相信它会影响中国的物价,它会怎么影响物价呢?影响中国的价格,它有一种影响力叫输入型的通货膨胀,比如说2007年、2008年,那个时候中国的通货膨胀压力很大。你细分的话,会发现输入性的因素占很大比重,比如全球的油价上涨,国内的成品油的价格就会大幅上升。全球的铁矿石价格上涨,你的下游产品就会上升,全球的粮价上涨,你的食品、猪肉、饲料,这些跟粮食相关的就会大幅度上涨。 从现在来讲,确实比较担心的是,会不会由于全球粮价,因为我们知道07、08年导致全球粮价上涨,主要是油价大幅度上升,油价大幅度上升以后,像发达国家,比如像美国,他更多的把粮食和农作物去做生物质能源去了,大量的去做,就导致的全球粮食价格上升,这都会影响全球的粮价,全球的粮价油价,会对中国物价的稳定产生这种输入型的影响,包括心理预期的影响。 (2010-8-26 16:02)
主持人 说:对物价会产生影响,而对楼市和股市影响很小,是这样吗? (2010-8-26 16:02)
张燕生 说:楼市和股市,它的影响是间接的影响。 (2010-8-26 16:03)
主持人 说:还是有影响? (2010-8-26 16:03)
张燕生 说:这个世界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影响的,你说全球粮价的上涨,中国股市产生大幅度波动,实际上它是一种间接的影响,对中国还是小。 (2010-8-26 16:03)
主持人 说:之前在南宁参加泛北部湾经济论坛的时候,您曾经接受过我们的采访,当时表示通胀在我们可接受范围内,但是提示可以投资消费类的股票,近日消费类的基金受到追捧,是不是表示国内的物价还有上涨的可能? (2010-8-26 16:04)
张燕生 说:首先来讲,我对股市跟踪得比较少,如果说基金和资金,在追捧消费类的产品,很大程度我觉得,我个人的猜测,是不是还是跟目前国家的整个政策的导向有关呢,实际上是在需求结构方面,也就是说能够增强消费对拉动经济增长的贡献,在这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包括城市,包括农村,整个这一个都意味着下一步中国城乡老百姓的消费这个部分,实际上它的前景是乐观和向好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股市它永远是追捧那些明天的前景看好的那些领域,那些企业,和那些产品,我个人的猜测更多的还是跟这些东西有关系。 当然你刚才说的跟物价,我们知道价格永远是市场稀缺程度的表现,如果全球的粮价会飙升的话,下一步会意味着是消费类的产品,它目前的,就是它的从市场的角度来讲,它可能会成为下一步,我觉得这也可能是一个原因。 (2010-8-26 16:05)
主持人 说:现在就是说国际热钱也都嗅到了亮点,现在会不会有更多的热钱流入到中国的股市和楼市? (2010-8-26 16:06)
张燕生 说:实际上这个问题应当这么讲,首先来讲,我们说热钱也好,国际的资金也好,如果进入中国的股市和楼市,股市主要的看法,确确实实目前我们的股市,经过一轮比较大的调整,很多的一些不错的股票,现在市盈率都比较低,对资金来讲可能是一个建仓的好时机。 至于说它是不是,很多好东西便宜,这个时候会不会有一部分能够进入到股市,但是从另一方面角度来讲,你比如说楼市,楼市是不是一个建仓的好时间呢?我个人还是拿不准的,为什么这样讲?实际上我们发现一线城市,像北京、上海这个地方,它的房价还是胶着状态,今后它可能前景是,并不是很确定的,前景它也可能会有一个比较大幅度的下调的可能性,有些朋友讲下调30%可能性存不存在?存在。 那么这个时候,对于国际热钱来讲,进入到楼市,他会等它降价30%才进呢?还是现在进,如果进他肯定是进价格前景比较看好的领域,增值前景比较好的,前一段时间上涨比较小的一些楼盘。我个人来讲整个楼市,目前来讲还是一个调控的时期,前景是不确定的,前景不确定也就意味着它还是存在风险。这个时候相信国际热钱进来,从他们来讲会选择他们认为价廉物美的产品。 (2010-8-26 16:07)
主持人 说:今天非常感谢张教授来到中新网接受采访,通过您的解读我们对经济形势有一个完整的看法,谢谢您。今天我们的采访到这里结束,感谢各位网友的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2010-8-26 16:07)